公 告 日:
108.01.04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plurk 分享至 line 友善列印
發布單位: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標  題: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舉辦建築藝術講座:「無有建築行旅」新聞稿
檔案下載: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舉辦建築藝術講座:「無有建築行旅」新聞稿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於107年12月21日(星期五)下午2時30分,邀請建築設計總監劉冠宏先生,以「無有建築行旅」為題進行專題講座,劉講座以建築創造人與自然的連結,帶領大家探索東方虛空意境的建築世界。
  許金釵院長致詞表示,建築是一門空間的藝術,足以影響人類的生活步調與情境。劉講座是美國長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碩士,曾任職知名的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現為東海大學講師,更在2012年台灣建築雜誌獲得新生代10位代表建築師的殊榮,擁有相當豐富的學經歷。劉講座的建築設計有很多令人驚艷的作品,爰特別安排這場專題講座,讓大家一起體驗無有建築之美。
  劉講座從建築設計的歷史軌跡,討論人與自然(天地)在不同時期所發展出的互動模式,並指出「自然」的定義有三種,它除了是「名詞」及「形容詞」外,若從建築的面向來談,自然則有第三種涵意,僅有中文能夠準確表達,這種「自然」指的就是一種「狀態」,譬如形容一個人處於平和、愉悅的狀態,屬於東方思維下的意識,這也是劉講座所信奉的自然,認為「無」與「有」為萬物根本,相倚相伏,生生不息,同時也反映在他的建築特色上,其中以「福山教會:方舟計畫」堪為經典,劉講座運用十字鋼骨結構、以鋼索交錯出菱形狀的祖靈之眼及設計象徵彩虹橋與上帝之手的弧形屋頂,融合教會與部落特色,與專案團隊攜手對山的傷口進行修補,闡揚尊重自然的設計理念,將山坡地的老舊教堂修建成「山上的方舟」,點亮部落的信仰與希望。此外,劉講座也介紹數個相當有特色的建築,無論是全棟迴圈式坡道建築、坡道動線結合多層式設計農舍或具君子意象的竹式山坡之家,均展現他以建築為媒介,運用東方空間感思維並結合西方的工法技術,理解人與天地間的關係,透過建築創造人與自然的連結,展現東方虛空意境。
  劉講座中體西用,暢談融合東方哲理與西方技術的建築代表作,他的建築創造出獨立於自然,但又處於自然秩序之中的特色,充分詮釋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大家也對無有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次課程在熱烈的迴響中圓滿結束。
回本頁上方